发布时间:2020-09-06编辑:阅读:(873)
6月17-19日,2020年度浙江省高校思政微课大赛总决赛在金华举行,我校选送的青年教师胡晓青从全省各大高校选送的544个作品中脱颖而出,荣获大赛特等奖,并作为高校代表(全省仅6人)参与现场思政公开课巡讲活动。我校唐跃英老师获二等奖,李文文等3名学生获三等奖。
此次大赛由团省委、省教育厅、省学联组织开展,分为初赛、复赛和决赛三个阶段,历时三个多月。大赛旨在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以及中央、省委关于深化学校思政课改革创新的部署要求,进一步强化对青少年的政治引领和价值引领,唱响主旋律、弘扬正能量、传播好声音。
4-5月,学工部、团委组织开展了“青春心向党 建功新时代”思政微课大赛校级竞赛,48名参赛选手围绕理想信念、青春成长、服务奉献和抗击疫情四个主题,突出核心内容,结合时代特点,创新授课方式,充分展现了工商青年良好的精神风貌。通过学院选拔,校级竞赛、线上展示等环节,最终评选出《岂曰无衣 与子同袍——战“疫”中的中国制度优势》等8个师生作品参加省赛。
胡晓青老师作品《岂曰无衣与子同袍—战“疫”中的中国制度优势》选题新颖、立意深远、内容饱满,她以我国在抗击疫情中众多鲜活感人事迹为基础,以“中国温度、中国速度、中国气度”为线索,突出了面对新冠疫情,中国共产党领导团结全国人民众志成城、排除万难,坚决打赢疫情防控战的信心和决心,彰显了中国制度强大的优越性和生命力。
近年来,学校注重青年教师群体培育,全面深入贯彻以“八个相统一”为标准,构建“大思政”体系,形成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理论阐释与事件感知、课堂教学与网络引导相互支撑的线上、线下、互动、互促的学生思政工作机制。今后,我校将以此次获奖为契机,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创新,进一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依托“集体备课制”、“师徒结对制”等模式,深入学生、贴近实际、切入热点讲好思政课,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
同学们的观后感: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思想政治工作从根源上说是做人的工作必须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水平文化素养,让学生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观看了浙江省思政微课大赛公开巡讲课的直播后,我对于这句话的理解更加深刻了。
正如胡晓青老师的作品《岂曰无衣与子同袍——战“疫”中的中国制度优势》中所说,在这一场战“疫”中,每个人都是战士,都是同时间赛跑,与病魔较量的英雄!在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全国人民集中力量同下一盘棋,在中国抗击疫情中涌现了众多鲜活感人的事迹,在全球战疫中更体现了大国担当。
作为新时代大学生的我不禁感慨:青年兴则国兴,青年强则国强。在这次新冠肺炎疫情中,许许多多的95后、00后挺身而出,奋战在抗疫第一线。他们用实际行动证明新时代的中国青年大有可为、堪当大任。我们更要坚定信心,不负韶华,以青年担当、以岗位建功、以青春活力践行初心使命。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青年人有青年人的担当。中国伟大复兴之责任在你我身上,我们有义务更有责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同时也为自己的青春画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经济管理学院 营销1811班 金智洋
6月19日下午的公开巡讲课上,导师们围绕理想信念、服务奉献、抗击疫情、青春成长等主题,以思想引领为核心,以时事热点为切入,为我们展现了英雄故事、青春故事、榜样故事、抗疫故事,他们有的娓娓道来,有的慷慨激昂,有的深情动人。蓝天梦想,红色故事,抗疫逆行,扶贫之路,这些无不展现了新时代中国青年的责任与担当。其中令我印象最深的是中国计量大学的孙佳乐同学,她激情洋溢总结了热搜背后的中国青年,用“无私”“成长”“担当”“责任”“奉献”诠释了90后和00后的时代精神。信仰、创造、改革、团结,这四种力量深深凝结在了一堂堂微课里,传递着我们青年的朝气活力与理想。
——经济管理学院 会计1912班 应凯薇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这是来源于诗经中的一首非常有名的战诗,表示了同生共死,傲然面对死亡的战场的一种英雄的大无畏的精神。
在浙江省思政微课大赛公开巡讲课上,从胡晓青老师的作品《岂曰无衣 与子同袍——战“疫”中的中国制度优势》中,我了解到了中国制度的优势。
什么是中国温度?中国温度就是那一件件满是涂鸦的白色战袍,是防护服这件厚重的战袍在医护人员们脸上身上留下的伤痕,是治愈后的老奶奶为表示感谢在医护人员背后留下了一副生机盎然的牡丹图。“中国温度”温暖整个世界,照亮华夏大地的同时也照亮了那些黑暗的一角,那些至暗时刻终将被光明照亮。
什么是中国速度?当疫情在武汉爆发的时候,数以千万的网友们见证了十天,一万四千四百多分钟,七千多名建设者,近千台大型机械设备进入了中国速度。火神山医院的建设让世人为之惊呼的背后,是成千上万的劳动者们在为之付出。
什么是中国气度?当疫情在异国肆虐的时候,中国来了,带来了一顿顿的救援物资和一批批医疗团队。中国始终秉持人道主义精神,始终坚持人类命运共同体,既是对此前无私帮助的回馈,也体现了一个大国的责任与担当。
我特别喜欢胡晓青老师最后的那首藏头诗,她告诉我们,打赢疫情防控战的背后是我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保驾护航,彰显着中国制度的优越性和强大的生命力。
——电子信息学院 计技1912班 徐萤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