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1-01-22编辑:阅读:(10)
《习近平与大学生朋友们》该书通过25篇访谈实录,讲述了1983年12月至2019年7月间,习近平同志在河北正定、福建、浙江、上海和到中央工作以来,与大学生们交往交流交心的故事,真实记录了他对青年特别是大学生始终如一的关注关心关爱。该书是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的鲜活读本,对做好新时代青年工作、助力当代青年健康成长具有重要示范意义。
自《中国青年报》刊发《习近平与大学生朋友们》系列报道以来,我校各级团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研读学习,切身体会总书记的关心。
12月16日下午,我校第二十八期新世纪人才学院的学员们在图书馆一楼大厅开展了《习近平与大学生朋友们》学习分享会。会上,金智洋同学为我们领读了《习近平与大学生朋友们》第二十章的相关内容。
感悟:
该篇叙述了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南昌大学慰问科研技术人才,与同学们进行亲密交谈,提出了对科研事业的希冀和对大学生的期许。
身为新时代大学生,我们应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的话语,不负韶华,把学习和成长与党和国家的事业密切联系起来,同社会和人民的需要密切地结合起来,用青春铺路,让梦想延伸。
作为新时代的接班人,我们要志存高远、脚踏实地,要学好知识,打好基础,增长才干,小我融入大我、青春献给祖国的高度思想,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我们也将听从习近平总书记的号召,勇于探索,勇于突破,不断认识科技世界新领地,在创新创业中增长智慧才干,在艰苦奋斗中锤炼意志品质。
青年有理想,民族有希望,大学生是青年最核心的代表,振兴中华,大学生是动力是标杆是青春的代名词是创业路上最新鲜的血液,从今天起,让我们以梦为马,不负韶华!
——校团委 罗伊岐
习近平总书记说:“核心技术是我们买不来的”,我国发展必须依靠创新。是呀,实践反复告诉我们,关键核心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青年一代是祖国的希望,对于大学生的我们,要好好学习,发扬“十年磨一剑,梅花香自苦寒来”的精神,不畏艰苦,艰苦奋斗,将来有机会用知识来回报国家。
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我将严于律己,珍惜韶华,把学习成长同党和国家的事业紧紧联系到一起,同社会和人民的需要密切结合起来。也许现在的我做不到像刘军林老师、潘宜东同学、尹芳芳同学这样有卓越的成就,但只要艰苦奋斗,朝着自己的目标脚踏实地、每天都努力进步,就算在小的岗位都能体现自己的价值。希望有一天也能得到“决心大、目标好、工作实、成效好”这12个字的肯定。
——校学生会 戴紫霞
在读《习近平与大学生朋友们》时,我真切感受到习近平总书记与大学生的亲密无间,他说:“我们处于一个伟大的时代,有着伟大的目标,可谓生逢其时,责任重大……”“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建成一个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科技是贯穿始终的不竭动力。
我们身为大学生,身为学校干部,太深刻明白科学兴国,是时代的感召。如今的中国经济飞速发展,已跃居世界前列。无论经济之花多么繁荣美丽,若没有科技作为支撑,中国经济持续发展,中国之梦的实现又怎么继续呢?我们必须重新审视这个时代,这是一个科技飞速发展,日新月异的时代,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已在无数实践中被证明,迈入知识经济时代,国之兴盛当以科学兴国、科学创新为先。到此我脑海中不禁浮现出今年抗疫一线中国青年的身影:新冠肺炎疫情暴发时,中国青年白衣执甲,逆行向前,筑起抗击疫情的青春防线。多少人废寝忘食研制新的抗病毒药物,建方舱医院,这些都是技术发展的成果。
我领悟到,当代青年唯有把人生圆心扎在祖国大地,唯有把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方能不负青春;不仅要写好学校里的每一次课业作业,更要写好在祖国大地上的文章,方能无悔青春;在危急时刻顶得上去,在困难时刻冲在前头,在祖国需要时挺身而出,在时代召唤时立于潮头,方能绽放青春!
——校社联 陈逸雯
在本章节里,习近平总书记寄语青年学子:“希望当代大学生珍惜韶华,把学习成长同党和国家的事业紧紧联系起来,同社会和人民的需要密切结合起来,用青春铺路,让理想延伸。”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对我们的深切期望,当我读到这句话的时候,感受颇深。
在读大学前,很多人总是说:到了大学变轻松了。其实这很让人误解。的确,大学课程少了,自己的时间更充裕了,却是只轻松了,但这并不是自己放松的理由。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要在思想上更上一层楼,要有责任和意识,时刻把自身成长同党和国家的事业紧紧联系起来,要同社会和人民的需要紧密结合起来;行动上,要学好专业知识,掌握专业技能 ,实践中提升自我。另外,在追求理想的道路上,我们要继续发扬“十年磨一剑”“梅花香自苦寒来”的艰苦奋斗精神,不负韶华 勇往直前 !这才是当代大学生该有的模样,该有的魄力!
——校青协 李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