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2-15编辑:阅读:(12)
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在当下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作为在校大学生的我们
有必要为未来走向社会
开启科技创新之路
打下坚实基础
“嘿,小团,那我们在校大学生应该为科技创新做些什么准备呢?”
随小团一起来看看2022年度我校有哪些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入围吧!
重点项目
01
沿习之路,寻梦船鼓:在地非遗“传—习—录—守”数字化创新体系
项目负责人:杨晨曦
指导老师:陈珊、郑梦娟
学院:电子商务学院
02
服务三农——香榧无破损果仁去壳分拣装置研制
项目负责人:徐王俊
指导老师:温瑞、路英华、闫国琛
学院:机电工程学院
03
适老化情感理论下老年陪伴音箱设计研究
项目负责人:李星宇
指导老师:宋菲菲、吴戈、温瑞
学院:机电工程学院
04
山乡振兴——竹箭笋自动去壳机设计
项目负责人:施世纪
指导老师:路英华、严鹏、温瑞
学院:机电工程学院
05
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智能广场伞设计研究
项目负责人:张世豪
指导老师:宋菲菲、汪建武、邹敏明
学院:机电工程学院
06
文旅融合背景下非遗蓝染技艺体验馆创新设计
项目负责人:林弦
指导老师:李海燕、张海燕、盛青
学院:建筑与艺术学院
07
“守好红色风景,擦亮堡垒本色”在地文创品牌研究与设计——以建岙红色堡垒村为例
负责人:胡舒妍
指导老师:张慧玲、史亚丽
学院:建筑与艺术学院
08
打造宋韵文化的IP,绽放宋韵文化的新风采——以上林湖越窑青瓷IP设计为例
项目负责人:温思琪
指导老师:胡巍、方艳
学院:建筑与艺术学院
09
基于装配式建筑中一种预制板转场装置研究
项目负责人:孙伊能
指导老师:邓志勇
学院:建筑与艺术学院
10
名优茶柔性采摘机械手的设计研究
项目负责人:胡峻楠
指导老师:周宇杰、李方园、李亚峰
学院:电子信息学院
11
基于SOM神经网络的空压机故障智能诊断系统
项目负责人:周佳懿
指导老师:李方园、金国锋、周宇杰
学院:电子信息学院
12
基于圆形麦克风阵列的声音定位系统
项目负责人:袁鑫
指导老师:陈志栋、翁正国
学院:电子信息学院
一般项目
01
多元信息背景下职业教育与乡村振兴的互动机制及路径研究
项目负责人:高云齐
指导老师:陈烁、仇梦华、余璐璐
学院:经济管理学院
02
Non-adversarial relationship——空间距离影响消费者品牌价值感知能效研究
项目负责人:查宇轩
指导老师:陈烁、叶东杰
学院:电子商务学院
03
要素共享,百家共富:新时代滕头村数智化有机绿色农业拓展模式
项目负责人:富彤彤
指导老师:蔡简建
学院:电子商务学院
04
hai!嗨学泛知识创作者变现服务研究
项目负责人:俞佳雪
指导老师:王浙钟、姚艳蓉
学院:电子商务学院
05
基于深度学习的按压式开关定位和识别技术研究
项目负责人:陈雨欣
指导老师:张岳君、王东钢
学院:机电工程学院
06
机油滤芯气密性检测设备
项目负责人:潘晓峰
指导老师:王根华、马炎浩、肖国华
学院:机电工程学院
07
尺蠖运动式压电旋转电机
项目负责人:苏芝翔
指导老师:温瑞、王根华、蔡永根
学院:机电工程学院
08
复式楼智能遥控电动伸缩隐形楼梯
项目负责人:范圣萍
指导老师:柳琼雯、王根华、肖国华
学院:机电工程学院
09
长轴一次性装夹铣削多键槽工艺装备设计
项目负责人:徐王俊
指导老师:吴戈、宋菲菲、汪志敏
学院:机电工程学院
10
寓教于乐——“蠢”驴拉磨机械传动机构综合实验装置开发与设计
项目负责人:刘畅
指导老师:邹敏明、何登、汪志敏
学院:机电工程学院
11
不为繁华易匠心——研学传非遗基因,红色绘中华风韵
项目负责人:卢俊豪
指导老师:成奕昕、陈明霞
学院:国际交流学院
12
“红旅+研学”为非遗赋能
项目负责人:杨瑾奕
指导老师:王娜、顾秩铭、傅晓炜
学院:国际交流学院
13
以乡村振兴创意大赛为契机——发挥设计专业优势助力乡村农产品的品牌设计与开发
项目负责人:竺家圆
指导老师:方艳、何立丹
学院:建筑与艺术学院
14
后疫情时代居住空间的创新设计
项目负责人:陈康炜
指导老师:张海燕、李海燕、盛青
学院:建筑与艺术学院
15
“双碳”号角下室内有机材料创新的应用研究
项目负责人:徐泽坤
指导老师:李海燕、张海燕、盛青
学院:建筑与艺术学院
16
《宁波幸福驿站》多媒体交互动画程序技术开发
项目负责人:陈艺境
指导老师:韩菁、叶维娜、杨炉兵
学院:建筑与艺术学院
17
疫情背景下网络课堂在线直播视频质量检测系统
项目负责人:黄世金
指导老师:马华林
学院:电子信息学院
18
“老依管家”——智慧老年医疗管家
项目负责人:柳永讯
指导老师:聂娅
学院:电子信息学院
19
基于MFSC算法的ASR检测敏感词系统
项目负责人:王水天
指导老师:李福安
学院:电子信息学院
20
微信和微博大数据中朋友圈信任机制
项目负责人:郑丹丹
指导老师:龚松杰
学院:电子信息学院
总结
踔厉奋发新时代,笃行不怠向未来。青年学子应当在学习实践中不断培养锻炼自己的创新意识与能力,提高综合素质。希望立项后在未来的一年里,每个团队能齐心协力,团结协作,并在老师的指导与帮助下顺利实现项目成果,努力取得佳绩。
加油,未来的科创之星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