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05编辑:阅读:(10)
2023年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提出的“八八战略”实施20周年,为了解宁波市宁海前童镇在“八八战略”指引下,文化建设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以及前童如何发挥文化优势,推动产业发展。这次,“甬”伴童行薪火传小分队走进前童古镇,开启“寻脉非遗”之旅。
2023年6月25日,“甬”伴童行薪火传小分队们进入宁海县前童镇中心小学,进行红色故事宣讲与反诈案例宣讲,增强小朋友们红色信仰的同时提高反诈意识。
活动过程中,小朋友们积极配合,对红色精神展现出了强大的求知欲和探索欲,小队成员开展了诗歌朗诵、唱歌、共同绘制红色情景画等,帮助小朋友们了解红色故事,学习红色精神,同时还进行了有关抗日知识的问答活动,小朋友们热烈兴奋,在获得精美的礼品之际还学会了很多有关红色的小知识。
在进行反诈宣传时,各位成员结合最近被诈骗的具体案例与小朋友们积极互动,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小朋友们的反诈意识。
最后实践队还组织孩子们观看科技纪录片,普及了科技发展成就。我们也深切的希望能借此类活动在他们心中种下一颗种子,只待他日萌芽。
舞狮是中国优秀的民间艺术,古时又称为“太平乐”。舞狮开始于南北朝。在我国,舞狮的形式多种多样,大致可以分为北方舞狮和南方舞狮两种,南狮又称醒狮。2023年6月26日至27日,“甬”伴童行薪火传小分队有幸体验感受前童醒狮文化的艺术魅力,探访醒狮队童攀峰教练,从狮艺传承之路体悟醒狮精神,以青春话语讲述非遗故事、传播非遗声音,用实际行动助力非遗传承。
童攀峰教练用言传身教的方式,为团队成员讲解狮舞的神态、基本动作和基础招式,并邀请团队成员们一起跟随老师学习舞狮的基本功。看似简单的动作,里面却内涵了无数的玄机。在醒狮表演的过程中,空有一只狮子是不够的,它还需要鼓点节奏的配合才有艺术表现效果,而这一切需要通过锣鼓的配合才能实现,童老师有力的击鼓动作和激昂的鼓声,让我们仿佛声临其境一般,真是一场听觉和视觉的盛宴,对于同学们的好奇和不解,童老师耐心详细地进行解答。
“甬”伴童行薪火传暑期社会实践小分队还采访了两位参加过舞狮大赛的小朋友,询问了他们在训练舞狮过程中的困难和挑战以及学习继承舞狮文化对他们成长的影响。两位小朋友对能学习、继承、发扬舞狮文化感到骄傲的同时还给我们讲了他们参加舞狮大赛的经历和感悟。他们用小小身躯,让一度没落的古老舞狮技艺在当地重焕生机,我们从他们的眼睛里看到了属于舞狮新生力量的纯粹和蓬勃向上的生气,相信这一代青年力量可以将舞狮文化发扬的越来越好,也祝愿中国舞狮文化生生不息,发扬光大。
与童教练的交谈过后,团队对醒狮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更读懂了勤奋刻苦、勇毅拼搏的文化精神内涵,我们为有这样优秀的传统文化传承者而感到自豪。“我们在做的是把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继续传承下去,这是一件非常值得自豪的事。”童教练的话也正说出了小队成员的心里话。最后童老师也给我们社会实践小队的活动给了寄语,希望能有更多人喜欢舞龙舞狮,将舞龙舞狮传承下去。“只要鼓点还在心中响起,我们就是雄狮!”
党的二十大指出要全面学习,全面把握,进一步增强做好新时代非遗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传承中华文化基因,推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发展。为积极响应中国共产党的号召,“甬”伴童行薪火传小分队还前往宁海县前童古镇民俗博物馆进行参观,小分队深入前童古镇,与非遗同行,品文化传承。大家采访戏曲演员们,看到戏曲演员们对中国戏曲的热爱,深刻体会到深植在当代中国人心中的文化自信;
大家体验传统皮影戏,了解影偶的制作过程,一张皮影,一个故事,欣赏光与影之间摇曳的美;
大家相遇竹编,寻觅匠心,感受木雕匠人“择一事做一生”的执着。在竹编老师傅的传授下,各位成员选择自己喜欢的竹子的颜色,将其编制成精美的圆盘放入相框中表装起来,精致又漂亮。
通过本次为期近7天的活动,实践小队成员们对中国革命故事的历史与对非遗文化的传承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甬”伴童行薪火传小分队的各位成员们也会传承中华血脉、弘扬中国精神,保护历史文脉、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视文化所蕴含的磅礴伟力,多管齐下,多措并举,助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借非遗东风扬文化之帆!